心脏康复可不仅是散散步!(二)【冠心病系列之49】
上一期我们提到,心脏康复可不仅仅是散散步那么简单,需要做心肺运动评估作为制定心脏康复方案的最主要依据。
那么,什么是心肺运动评估?它又是如何指导心脏康复治疗的呢?
先来看看心肺运动评估的工具:
什么!这不就是健身房中的单车+跑步机吗?
没错,心肺运动评估中采用的就是踏车或平板的运动形式,在此基础上连接一些检测呼吸和心脏指标的管路,如下图:
通过实时记录运动过程中心脏和肺的工作状态,测试患者的最大运动强度、最大肺活量、心肌缺血情况、血压、心率及有氧运动转为无氧运动时上述指标的临界值等等(为便于理解,专业名称均简化)。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指标得知,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才能增强体能又不诱发心肌缺血、心衰。
举个例子
某退休患者,男性,60岁,活动时胸闷2年病史,心脏超声示心脏整体扩大,功能明显下降,冠脉造影示三支血管重度狭窄,共植入支架4枚。
术后行心肺运动评估时运动耐量严重减退,心脏康复师根据结果给患者制定了个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全程需医疗监督指导和监护 | |
目标心率 | 87次/分 |
运动强度 | 低强度 |
运动形式 | 运动前后热身+恢复15分钟 |
步行训练 | 5km/h;15-30分/次;3-5次/周 |
阻抗运动(3-4周有氧运动后进行) | 自身重量 6-8组肌群/次;1-2次/周 |
*该方案仅为示例,并不适合所有患者
经过规范的运动康复后,患者活动耐量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改善。
如何确定运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收益越大;但这同时也是把双刃剑,风险也会增加。
就以此患者为例,心脏多支血管严重狭窄,植入了多枚支架,心功能严重下降,术后运动的风险高,有些患者不敢运动,从而影响术后恢复,有些患者为了尽快恢复,过量运动,反而加重心肌缺血、心衰,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康复锻炼前,一定要进行心肺功能的评估,且作为方案调整的依据贯穿整个治疗流程。在医生指导下精确科学的运动锻炼的获益和安全性是要远远大于自行运动锻炼的。
建议以下患者均应进行正规的心脏康复: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
心肌梗死患者
心脏外科术后(包括搭桥、瓣膜置换)患者
心功能不全患者
双心疾病患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文丨黄丽洪)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评论哦~